角色經歷
楊淑妃,隋煬帝之女,前朝公主,原為齊王李元吉的王妃。玄武門之變後,被納入李世民後宮,位列 “四夫人 ”(即貴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賢妃)之一,為淑妃,賜居賢靈宮。地位僅次於韋貴妃,在殷德妃、劉賢妃之上,長期與韋貴妃不和。生有皇三子吳王李恪,但實為李元吉之子。
賢德端莊,貌美如花,深得李世民寵愛,經常繪製文德皇后畫像。在後宮中一直謹言慎行,還經常告誡兒子吳王李恪能忍則忍,萬事不鋒芒畢露。
貞觀十一年,新晉御妻覲見鳳露台時,因韋貴妃的授意,劉賢妃故意摔倒流產,以嫁禍楊淑妃。卻因為武媚娘的仗義執言與太宗對淑妃的信任功虧一簣。
文德皇后薨逝周年上,對武如意產生好感,預感其日後定能獲得李世民寵幸。不久,武如意因鄭婉言之死連累被貶掖庭,在武如意痛憎韋妃之時,對其施以援手,結為同盟,共同對付韋貴妃。
曾告誡兒子李恪離武媚娘遠一點。不想兒子惹禍上身。
琉璃宴上,楊妃把曾經韋貴妃送給她的拂菻面扇轉送給媚娘,而面扇上被楊妃下了毒,此舉楊妃想利用面扇害死媚娘,嫁禍給韋貴妃。不曾想媚娘將弗菻面扇送給徐慧配飾衣裙,不久,徐慧中毒暈倒,經太醫診治,一致認為是那把面扇上有毒。楊妃為洗清嫌疑,她向外面散布弗菻面扇是韋貴妃送給她,她再送給武媚娘的訊息。就這樣,面扇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不久,太白妖星女主武氏的預言降世,所有矛頭直指武媚娘。楊妃處處對媚娘照顧扶持,幫助其躲過一劫。並有心將此預言指向太子李承乾,但卻也間接促成太子與武媚娘結為同盟。
楊妃查出媚娘少年時戀人李牧的行蹤,派心腹楊長史去接李牧,並設局使李牧以為是自己被楊妃所救。故意暗示李牧為父母報仇,試圖用媚娘挑起李牧對李世民的仇恨。又將李牧留在宮中,牽制住武媚娘,使其不敢輕舉妄動。
過了一些日子,楊妃派出眼線去和莫公公(魏王李泰的眼線)假傳聖意,設局使魏王李泰爭儲無望,魏王為太子之位陷入瘋狂,捉住晉王李治,走上逼宮末路。
所有事情都在按楊妃的計畫一步步進行,楊妃召吳王入宮,吳王聽說魏王謀反,準備去阻止魏王,解救弟弟,不料楊妃卻不是這個意思。楊妃取出一枚藍色寶石給吳王,告訴他這是和羽林軍方副統領的信物,楊妃要吳王趁亂殺死魏王和晉王,取而代之,再向李世民逼宮。吳王震驚,不齒弒父殺弟、矯詔奪權的行為。楊妃訴說當年血仇,吳王對身世產生懷疑。楊妃聰明的挑起吳王心底壓抑多年的委屈,使吳王想起身為庶子的屈辱,吳王被楊妃說動。
然而,李恪念及父兄之情,被媚娘點醒,懸崖勒馬。(未刪減版中,李恪實際一直對皇位有意,且早就知道李世民對北宮門發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)
李恪帶著武媚娘去見楊妃,楊妃得知吳王放棄了復國,感到非常憤怒。原本形勢很好,只要李恪謀反皇位就是李恪的了。楊妃將吳王放棄的原因歸結於武媚娘,譴責是武媚娘魅惑了自己兒子,痛罵了李恪一頓。
媚娘問楊妃何以一再救她,楊妃的答案讓媚娘吃驚,原來楊妃相信 “女主武氏 ”的預言,她希望就算復國無望,以後也可以借媚娘之手覆滅大唐。李牧已經去刺殺李世民了,媚娘趕去阻止,楊妃笑說一切都已經來不及。
楊妃半輩子的苦心謀劃,卻最終葬在自己的骨肉上,心碎絕望的她以身殉國,最後在李恪的懷裡含恨而逝。
楊妃身後,李世民將她葬在昭陵,牌位上則寫 “仁孝恭儉帝女楊淑妃之位 ”,李世民對於楊淑妃為人恭敬,賢良淑德,卻不能在她生前立為皇后或給她皇后的名號而後悔。
角色評價
她是隋煬帝的女兒,是大隋朝的公主,李元吉髮妻,唐太宗四妃之淑妃,吳王李恪之母。天生貴胄,身體裡一半前朝血液,就連唯一愛慕的男人也被李世民奪去生命。深仇大恨尚未得報卻被仇人娶入家中,命運就這樣給楊妃開了個玩笑。二十載夫妻之情亦無法讓楊妃忘記滅國奪夫之恨。她深知鋒芒畢露必遭人妒,於是她用清麗端莊的面孔將自己隱藏起來,亦警示李恪身流隋朝的血切勿爭強好勝,凡事忍讓三分。
諾大的後宮,楊妃看似置身事外,其實整個後宮乃至朝中之事都在其運籌帷幄。作為李世民後宮唯一敢和韋貴妃敵對的妃子,楊妃看似柔和不與眾妃爭寵,其實內心也是頗有心機,處處不留痕跡,暗藏心機,一心想匡復隋朝。為了消除他人的戒心,每月為文德皇后畫下一畫,勸親兒莫爭皇位。此等心計與隱忍,當為後廷第一。
利用武媚娘來對付韋貴妃,有時幫助武媚娘,有時卻要設計將其殺死。
魏王李泰逼宮謀反,楊妃終於等到了復仇的時刻,唆使李恪帶領羽林軍帶兵圍城,逼迫太宗退位。她從隋朝覆滅,她丈夫李元吉被殺之後,一直沒有放棄報仇,忍辱負重就為了等她兒子登上皇位。費盡畢生精心籌謀,卻最終敗給媚娘。
人物原型
在電視劇中,楊淑妃的原型是唐太宗的楊妃+巢王妃楊氏,把二人合二為一了,
楊妃,父為隋煬帝。唐初成為唐太宗李世民內官“四妃”之一,徽號未載,安葬地亦不明。為唐太宗三子吳王李恪、六子蜀王李愔生母。
巢王妃楊氏是齊王李元吉的正妻,玄武門事變後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,生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。